
現在電動車充電排隊太煩了,尤其上下班高峰,充電樁前能排十幾米,還是摩托車加油方便,三分鐘搞定,跑長途也不用焦慮續航。城里禁摩政策松了些,周邊游騎摩托的人明顯多了,路上經常看到豪爵的新款,騎著比電動車有勁兒,外觀也更酷。
看到數據時有點意外,電動車普及這么久,燃油摩托反而賣得更好了。這背后其實是通勤需求的真實變化。現在城市通勤半徑擴大,很多人住在郊區、上班在市區,單程三四十公里很常見。電動車續航普遍在100公里左右,冬天掉電快,來回一趟就見底,充電焦慮成了剛需痛點。燃油摩托車加油快、續航長,正好補上這個缺口,這也是銷量增長的核心原因。
頭部企業的競爭格局更有意思。大長江能賣121萬輛,不是偶然。它的代表車型豪爵UHR150,自2022年上市累計銷量突破20萬輛,今年6月還加推了氣囊減振版,精準抓住了用戶對舒適性的需求。這種“爆款思維”很關鍵,一款車能撐起大半個銷量。反觀新大洲本田,今年1月才和五羊-本田停止共售模式,獨立運營后產品分拆,CROSS CUB等三款車獨家銷售,但上半年銷量還是被隆鑫、宗申甩開,說明渠道和產品適配還需要時間磨合。
產業基地的支撐作用也不能忽視。重慶上半年摩托車產量362.2萬輛,同比增長23.1%,其中中大排量高端車型產量大漲67%。作為老牌基地,重慶有完整的產業鏈,從發動機到零部件配套成熟,成本控制能力強。隆鑫、宗申扎根重慶,能快速響應市場變化。江門也不弱,中國每4輛出口摩托車就有1輛是江門造,上半年出口額增長53.7%,廣東大冶銷往60多個國家,海外市場成了第二增長曲線。
消費趨勢也在變。以前買摩托多是代步,現在中大排量休閑娛樂車型銷量快翻倍了,250ml以上車型賣了50萬輛。這屆消費者更愿意為體驗買單,周末騎摩托跑山、露營成了新潮流。豪爵今年2月推出的Alien外星人UFR150,標配ABS和TCS,起售價17880元,還是有不少人買,說明大家對安全性、配置的要求在提高,不再只看價格。
出口數據更亮眼,上半年整車出口666萬輛,110-150cc車型占主力,增速超30%。東南亞、非洲市場需求大,這些地方路況復雜,摩托車實用性強,中國品牌性價比高,很有競爭力。隆鑫、宗申能進全國出口前十,就是靠海外市場的增量。
燃油摩托車的逆勢增長,本質是需求和供給的雙向奔赴。用戶需要解決續航焦慮,企業能拿出適配的產品,產業基地提供產能支撐,再加上海外市場拓展,多因素疊加才有了這波增長。
騎摩托的人越來越多,路上的轟鳴聲也多了起來。你覺得燃油摩托車還能火多久?身邊騎摩托的人是多了還是少了?
特別聲明:以上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,不代表摩托車與配件的觀點或立場。本網站刊載的內容(原創除外),均在網上搜集,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,本站將立即予以刪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