油車回潮不是偶然,實用派終究贏了花架子。
看看數據就明白。
大長江半年賣121萬輛穩坐老大,隆鑫宗申合并后實際銷量沖上144萬,江門三家企業直接包圓全國六成零件出口。
這些都不是新鮮面孔,全是玩了幾十年發動機的老牌子。
現在年輕人喊著環保,結果西部跑外賣的、縣城拉貨的、甚至玩改裝的95后,全在買油車。
電動車宣傳得天花亂墜,實際用起來全是坑。
青海到新疆八百公里就三座充電站,摩托車馱著電池充電?
笑死。
抖音上那些推電摩的網紅,自己跑長途都偷偷開油車。
政策補貼一停,電摩價格優勢直接崩盤,今年渠道商退網的就有兩百家。
老廠悶聲發財才是真。
宗申混動油耗降28%快量產了,大陽搞氫能源雖然聽著玄乎,但中科院真在搭把手。
最狠的是重慶給摩托裝電子號牌,抄汽車管理那套。
表面看是限制,實際在給油車發正規軍牌照。

明年國IV標準執行,小作坊死一片,龍頭吃得更飽。
江門牛不是吹的。
海關數據擺著,摩托齒輪箱出口占全球四成,隆鑫的曲軸生產線全自動化。
這些供應鏈沒二十年攢不下來。
配套廠就在隔壁鎮,零件上午下單下午送到。
你讓江蘇新入局的電車品牌現搭供應鏈?
賠死。
說到底還是需求實在。
加油站遍地開花,92號油八塊錢一升能跑兩百公里。
電摩標稱續航一百五,冬天開暖氣直接對折。
修車鋪老師傅摸著發動機聽聲就知道毛病,電車壞了?
您得去市里授權點。

多花兩千塊買個省心,老百姓算得清這筆賬。
短視頻帶起的改裝潮也是神助攻。
B站上改復古油摩托的視頻播放破五十億,換個化油器螺絲都有教程。
電車除了刷個漆還能改啥?
電池拆開就起火給你看。
淘寶摩托車配件店今年新增七萬家,九成在做油車改裝件。
政策再狠也拗不過市場。
明年國IV門檻卡死一堆廠,重慶電子牌照可能全國推行。
但你看云南邊境的摩的司機在乎嗎?
加油站比派出所還多的地方,油車就是硬通貨。
玩越野的更絕,直接組隊抵制電摩進俱樂部。
油車翻紅早有苗頭。

日本四大廠去年在華銷量增三成,本田190暴風眼成駕校神車。
歐洲寶馬水鳥ADV漲價兩萬還斷貨。
全世界都在證明:短途通勤電車能行,真要干活還得燒油。
咱們這波不是復古,是回歸常識。
重慶摩幫當年被電動車沖垮的,現在靠出口非洲又殺回來了。
你說魔幻?
看看隔壁電瓶車企業年報,毛利跌到5%還在打價格戰。
油車這輪贏得不光彩,但贏得實在。
特別聲明:以上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,不代表摩托車與配件的觀點或立場。本網站刊載的內容(原創除外),均在網上搜集,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,本站將立即予以刪除。